查看原文
其他

文旭教授:语言的认知基础

文旭教授 语言科学 2022-06-09

      语言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交际及思维的重要工具。语言与认知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通常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语言是独立于认知之外的另一个模块,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有别于其他认知能力;第二种观点认为,认知是人类心智的基础,语言只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一种能力,即语言是认知的一部分;第三种观点认为,语言影响认知,但认知反过来也影响语言。

      凭我们的直觉,认知是人类心智的基础,感觉、知觉、注意、记忆等都是人类建构主观世界和知识所依赖的心理加工机制。语言信息的加工同样也会利用这些基本的心理加工机制,故语言应当是认知的一部分。虽然乔姆斯基(N. Chomsky)等学都人为语言是独立于认知之外的另一个心智模块,但一些以类神经网络连结论为研究范式的认知科学家则相信,语言应该是认知的一部分,例如,Rumelhart和McClelland (1986)率先以其发展出来的连结论模型及方法,成功地模拟出小孩学习英语过去式(规 则的和不规则的)的过程。他们建立了一个典型的类神经网络,其中包含 一层动词词根的节点、一层表示这些动词的过去式的节点以及一系列节 点之间的连结路径。各个路径的连结强度随着学习而调整。这样一个简单的学习机器,靠输入的经验信息与反馈,便能有效地学会规则动词的过去式, 也能同时学会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这个机器里并没有建构外 显的语法规则,但它竟能学会规则动词的变化,这说明语言的习得仍然一 一是建立在 般认知学习的基础上,并不见得是通过特殊的、先天的模块。以雷科夫(G. Lako田、 兰厄克(R. Langacker)、塔尔米(L. Talmy)为代表的当代认知语言学家就秉承这种观点,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的一部分。语言与人类的认知密切相关,语言的形成、发展、生成、使用和理解都与人类认知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研究语育可以揭示人类认知的部分奥秘。

      对语言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就是语言学。语言学范式的擅变大致 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语文学→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 学→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学范式, 其哲学基础和工作假设都与从前的语言学有着本质区别。其哲学观主要是非客观主义(nonoectivism)的经验现实主义(eriential realism)哲学或经验主义(erientialism)哲学(也称 “新经验主义” ),这种经验主义认知观主要表现为:(1)思维是体验的(embodied),也就是说,组成我们概念系统的结构来自于体验,并依据体验而有意义。(2)思维富有想象力, 因为有些不是直接来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的结 果。正是这种想象力才产生了 “抽象” 思维。这种想象力也不能脱离身体,因为隐喻、转喻和意象都是以经验(通常是体验)为基础的。(3)思维具有生态结构,就像在学习和记忆中一样,认知加工的效率取决于概念系统的总结构以及概念的意义,故思维不只是抽象符号的机械操作。(4)概念结构和推理不可能用形式逻辑来精确描述,但可以用具有上述特征的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来描写。(5)认知模型理论在说明有关范畴化的实际材料时, 吸收了有关范畴化、意义和理性的传统观点中的正确方面。

      在对语言的根本看法上,认知语言学持有与生成语言学针锋相对的工作假设:(1)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故语言不是一个 自足的系统,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2)语言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 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有关,并以官们为理据。(3)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组成部分,而是与语义、 词汇密不可分,也就是说, 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单位的连续体,这个连续体只是任意地被分成了单独的 成分;语法结构本质上是符号的,并使榄念内容符号化。(4)语义不只是客观的真值条件, 还与人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用以真值条件为基础的形式语义学来分析语词的意义是不充分的,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语义结构的描写与元限的知识系统有关;二是语义结构不但反映了所观察到的情景的内容,而且也反映了这个内容是怎样建构和识解的。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人点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持有上述观点和立场。可以说,正是这些共识界定了认知语言学的内涵和范围。在过去的30多年里,无论是其理论建树还是应用探索,认知语言学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已成为语言学的主流,变成了一门“显学”。乔姆斯基学派的一位大学者曾作过统计,就整个国际范围来看,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学者已经超过了乔姆斯基学派的学者。

      认知语言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范畴化、隐喻和转喻、意象图 式、多义性、象似性、语法化、主观性与主观化、交互主观性与交互主观化、概念整合理论等。此外,各种分支学科也层出不穷,如认知音系学、认知形态学、认知语法、认知句法学、认知词义学、认知语义学、 认知语用学、认知语篇学、认知文体学、认知诗学、认知社会语言学、 认知翻译学、认知应用语言学、认知类型语言学、认知对比语言学、认知心理语言学、认知神经语言学等,这些分支学科拓展了认知语言学的视野, 为认知语育学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本书的研究内容涉及认知语言学中的主要话题,如范畴化、隐喻和转喻、象似性、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等,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句法结构进行了探讨,如话题构式、焦点构式、左移位构式、双主语构式、关系小句等。这些成果中的太部分曾发表在国内的一些外语类期刊上,如《外 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外语学刊》《外语教学》等。书中的第13章是刘润清老师和我合作的成果,第6章是匡芳涛教授与我合作的成果,在此出版之际,作者对这些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通过对这些语言现象的研究,诠释了语言的认知基础, 即语育结构的组织是以人类认知为理据的。



本文摘自文旭:《语言的认知基础》,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丛书序 i
前言 iii
第 1章绪论 1
1.1 人类认知之谜 1
1.2 认知科学 2
1.3 认知语言学 5
1.3.1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6
1.3.2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工作假设 8
1.3.3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14
1.3.4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6
1.4 本书的结构 25
第 2章范畴与范畴化 27
2.1 范畴与范畴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27
2.2 颜色范畴化的启示 31
2.3 范畴化的经典理论 35
2.4 范畴化的典型理论 39
2.5 典型理论对语义模糊的解释力 43
2.6 范畴化的层次问题 48
第 3章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53
3.1 引言 53
3.2 概念隐喻的四个基本要素 54
3.2.1 始发域和目标域 54
3.2.2 经验基础 55
3.2.3 映射 57
3.3 概念隐喻的系统性 59
3.3.1 常规隐喻、死隐喻与新隐喻 59
3.3.2 结构隐喻的系统性 60
3.3.3 方位隐喻的系统性 61
3.3.4 本体隐喻的系统性 63
3.4 概念隐喻的连贯性 64
3.4.1 同一目标域的两个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 64
3.4.2 多个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 65
3.5 结束语 67
第 4章概念转喻的分类及认知理据 68
4.1 引言 68
4.2 转喻的邻近性 68
4.3 传统修辞学对转喻的分类 70
4.4 转喻的认知语言学分类 71
4.4.1 整体 ICM与部分的转喻关系及其认知理据 73
4.4.2 整体 ICM中部分与部分的转喻关系及其认知理据 78
4.5 结束语 83
第 5章认知识解及其维度 85
5.1 引言 85
5.2 认知语言学中的语义涵义 85
5.3 识解及其维度 89
5.3.1 详细程度 91
5.3.2 视角 92
5.3.3 勾勒 95
5.3.4 心理扫描 97
5.4 结束语 98
第 6章语言中的图形 –背景 99
6.1 引言 99
6.2 图形–背景论的基本思想及其语言学涵义 100
6.3 “语言空间”结构中的图形和背景 105
6.3.1 拓扑空间方位中的图形和背景 105
6.3.2 投影空间方位中的图形和背景 108
6.4 语言“时间事件”结构中的图形和背景 110
6.5 结束语 115
第 7章词序的象似性 116
7.1 引言 116
7.2 图象序列原则 117
7.3 与说话人接近原则 119
7.4 邻近象似原则 122
7.5 文化规约象似原则 125
7.6 结束语 128
第 8章词汇空缺的发现程序和认知理据 129
8.1 引言 129
8.2 词汇空缺的发现程序和语言表征 129
8.3 词汇空缺的认知理据 138
8.4 词汇空缺与语言演变 141
8.5 结束语 144
第 9章话题与话题构式 146
9.1 引言 146
9.2 有关话题的一些讨论 149
9.3 话题的界定与性质 152
9.4 话题化及其手段 160
9.5 结束语 166
第 10章焦点与焦点构式 167
10.1 引言 167
10.2 焦点的界定与性质 168
10.3 焦点的类型及其性质 172
10.4 焦点与预设的关系 177
10.5 焦点化的手段 179
10.6 结束语 186
第 11章左移位构式 187
11.1 引言 187
11.2 左移位构式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188
11.3 左移位构式的功能 195
11.4 左移位构式的认知分析 198
11.5 结束语 205
第 12章双主语构式 206
12.1 引言 206
12.2 对双主语构式的不同解释 206
12.3 双主语构式的认知分析 213
12.4 双主语构式的认知理据 217
12.5 结束语 220
第 13章关系小句 221
13.1 引言 221
13.2 关系小句的限定性与非限定性问题 222
13.3 关系小句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 225
13.3.1 关系小句与有定中心语 225
13.3.2 关系小句与无定中心语 228
13.3.3 关系小句与非指称中心语 230
13.4 关系小句的句法特征 231
13.4.1 句子成分的关系化 231
13.4.2 中心语的省略 234
13.4.3 中心语的右移位 236
13.5 关系小句的功能 237
13.6 结束语 239
第 14章移情及其认知解释 240
14.1 引言 240
14.2 功能句法学中的移情原则 241
14.3 移情原则给汉语研究的启示及其评价 246
14.4 移情原则的认知分析 250
14.5 结束语 252
第 15章余论: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语言学 253
参考文献 257


(识别二维码购书)


1.相关阅读

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假设句研究

语言迁移和概念性迁移:理论与实证

语用寓义推理形式化研究

人类语言的大脑之源

我和理论一起动摇:十一个语言学笑话

现在有一种误解,以为语言学家的研究对象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理论

哪种语言的效率最高,是汉语吗?

依存语法的理论与实践

冯志伟先生谈依存语法

语言技术与语言生态


2.工具方法
一次搞懂十大文献综述是什么体验?
文科生的编程自白
王华树博士团队带你走进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技术
语言科学研究的利器——R
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的两个维度:申报书的设计与书稿的打磨

3.学术讲座
北京交大外语与传播学者讲坛
语料库与跨学科研究系列讲座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系列讲座
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大讲坛
4月26日—5月2日语言文学讲座/会议/论坛(第95期)
复旦大学第十周讲座汇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